2011年6月13日 星期一

平底鍋做比薩

這也是參考慈濟的食譜學來的。

比薩皮材料:麵粉(中筋)三杯,糖2大匙,酵母粉1.5大匙,水約1又1/4杯,橄欖油1大匙

比薩皮面餡料:蘑菇片,小番茄片,mozarella起司

調味料:番茄醬(我用Hunt's牌子的),oregano香草,海鹽

做法:
1. 先把麵粉,糖,酵母粉還有水參在一起,揉成麵團,再加入橄欖油揉成均勻麵團,加蓋放置大約40分鐘,放麵團發起。
2. 將麵團拿出,分成幾個小團(視平底鍋大小而定),將空氣擠出,桌子還有麵團撒上麵粉,擀成面積大約平底鍋大小的圓片。
3. 將擀好的面片放入平底鍋,開火烤約3-4分鐘,翻面,然後鋪上番茄醬,起司,海鹽,香料,最後鋪上番茄還有蘑菇。
4. 在鍋邊淋上3-4大匙的水,蓋蓋子加熱,等水乾了材料熟了,就完成了。





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

台灣客家三角丸






這是照著慈濟素食食譜做的,自己改良一點。

餡料:
1.榨菜半粒切成小粒
2.馬蹄5-6粒切成小粒
3.麵粉少許

湯頭料:
1.芫荽一兩顆切成小粒
2.香菇兩粒切片

皮:
1.太白粉(potato starch)一杯
2.滾水1/4杯
3.適量冷水

做法:
1.把餡料用麻油炒香,加入一點麵粉讓他收水。
2.把小量滾水倒入太白粉中,用筷子攪拌,再加入適量冷水,把它揉成麵團,再加入一點食油,以免風乾。
3.用手捏一小塊粉糰,把炒好的餡料包進粉糰,捏成三角形樣。
4.把三角丸放進沸水裡直到浮起,撈起後放進預先準備好的一碗倒了油的冷水,然後舀出放進碗裡。
5.再把滾水調味,放入香菇煮熟,加入三角丸,舀出碗裡,撒上芫荽即可食用。

2011年4月6日 星期三

包子饅頭

包子餡料
1. 包菜(高麗菜)/黃芽白4片且小片
2. 蘿蔔少許切小丁
3. 香菇水浸後切小丁

把餡料炒香調味,盛出來放涼。

饅頭佐料
1. 少許芝麻炒香
2. 少許海鹽/山鹽

包子皮用包裝好的,跟著後面的指示準備就好了。把麵團弄成條狀,然後切一小塊小塊,用木棒擀成圓片,把放涼的餡料包上,4片的菜葉應該可以包10-12粒,剩下的可以做成饅頭,饅頭做法是把小塊麵團弄成長長一片,把鹽巴撒上,在撒上一些芝麻,等十幾分鐘,再放去蒸籠就好了。








2011年1月16日 星期日

動手做餃子

擁有半個山東血統的我,從前過年除了扣肉,釀豆腐等客家菜,就是吃北方人的水餃了。據說客家人本是中原漢人,遷居到南方後,本來吃的餃子,變成了釀豆腐,看來這關係很微妙。今天閒來無事,在家裡跟太太動手做起水餃來,我已經十幾年沒有做水餃了,只能憑著那一點點味蕾的記憶,試著自己拼湊那零零碎碎的記憶拼圖,還好材料的味道大致上還是家裡的味道,就是那麵粉皮厚了點,還有那比不上媽媽的巧手包的餃子皮,我們包的很像咖哩角呵呵呵。

材料

1.麵粉半公斤
2.包菜(高麗菜)半粒
3.香菇3粒
4.紅蘿蔔兩條
5.芫荽三棵

做法

首先菜統統切丁(小小粒),然後炒香調味,把適量的水加入麵粉,揉成麵團,在把麵團搓成條狀,直徑大約7分,用刀子把麵粉條切成一小塊(厚度大約7分),把那小塊麵團壓扁,用擀麵棒把麵團擀成圓形一小片,接下來就可以包餃子了。




2010年9月6日 星期一

自製樹莓果醬


前幾個禮拜買了一些樹莓回家,依循娜娜還有蟲蟲給的方法(其實網上很多,只要在谷歌打how to make raspberries jam,就很多了),懶惰的人選擇了容易的,在家裡試做果醬。

步驟如下

1. 把樹莓洗乾淨,風乾,然後以一杯樹莓,半杯糖(分量自己斟酌),還有一粒檸檬汁參在一起攪爛,讓樹梅淹浸幾個小時(可省略這淹浸步驟)。
2. 把容器消毒。
3. 開火把樹莓等材料拿去煮沸,煮的當兒要不停攪拌,直到自己要的稠度。
4. 可以關火,倒進容器讓它慢慢凝固,就完成了。

不過樹莓太貴了,草莓或其他的果醬應該會比較便宜。